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职聊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职聊 触屏版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App(安卓) App(苹果) 手机端 使用帮助 网站导航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district_text}}

到底是职业介绍所还是职业“骗钱所”

转载 简历指南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15-09-12 10:13 {{clickNum}}

到底是职业介绍所还是职业“骗钱所”
个别中介只管收费不辨信息真假,求职者应警惕

中国宁波网讯 一个做外卖生意的无证小作坊竟说成是正规饭店,由此忽悠求职人员。记者经过3天的暗访发现,个别中介根本不按规定核实招工单位的营业执照及招工信息的真伪,间接造成求职人员频频上当受骗。警方对此也颇感无奈,他们时常接到这类纠纷的报警,却因不构成诈骗等违法犯罪而无法处理。

 
  弱女子被指骗中介费

  4月10日下午,在海曙灵桥广场商务楼前,一名男子双手一用力,他身边的一名女子顿时惨叫起来。男子再一反手,女子被摁倒在地,过路的人纷纷涌了上来。

  “这个骗子,想骗中介费,要走没有那么容易。”男子向疑惑的路人解释道。有人还是报警了。

  面对警察,自称来自四川绵阳的男子屠某开始诉苦。据其介绍,当天上午,他在鄞奉路边的民之家职业介绍所交了25元钱找工作,对方给了他一个地址,让他来灵桥广场找“川香饭店”。但他绕着灵桥广场和附近的天一广场找了3个小时,还到处打听,都没有结果。

  屠某只得打电话问中介,对方说已经联系好用人单位来接人,让他再等5分钟。很快,一名身材瘦小的女子走了过来,开门见山地问他年龄,并以“不合适”为由拒绝屠某,说着掉头就走。屠某觉得对方肯定是存心骗中介费,于是就发生了前面的一幕。

  派出所民警从工商部门了解到,市区根本没有一家叫“川香饭店”的单位登记注册过。但那名女子一口咬定存在这个饭店,只是始终不愿意透露具体位置。

  记者乔装应聘者被拒

  民警分析认为,他们骗取中介费的可能性比较大,又见那名女子身上没有手机,因此推断其同伙不知情的可能性比较大,决定引出她的同伙。经过部署,记者和屠某再次来到灵桥广场,通过电话向中介公司表示找不到用人单位。

  同屠某上次应聘如出一辙,一名30多岁的女子前来接头。她看了一下介绍信就摇头说不要,理由还是年龄不合适。但她很快就露了馅,她说, “我们肯定是家饭店,做正规生意,每天要给天一广场的公司送很多盒饭,而且都是大公司。”

  不过,她坚决否认伙同中介骗钱,还指了指身后一处即将拆迁的居民房,说饭店就在那幢楼里,但拒绝让记者去看饭店的具体情况。最后,她在介绍信上写下“不适合工作要求”,临走前提醒我们拿单子去找中介,可以退回10元钱。

  正规饭店原是无证小作坊

  就在她准备离开时,警察突然出现。她只得说出了事情的缘由。

  “我姓邓。我们是小饭店,好久叫不到人帮忙。现在服务员难找,合适的更少了。”邓某说,“我刚做过手术,还是需要人帮忙的,可刚才那个人(屠某)不合适。”

  邓某带着警察经过逼仄的楼道,来到一栋老房子的3楼。不足6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堆放着各种箱子和塑料筐,里面放着叶子发黄的菜,肉案上是一滩浑水,旁边则是一圈黑色油迹。

  邓某承认没有营业执照等证件,所以时刻提防着有关部门查处,不愿意带应聘者先过来看看。但她去中介公司招人相当顺利,对方根本没有要求查验营业执照,也没核实招工信息,她留下一个电话号码就完成所有手续。

  最后,邓某还把责任推给中介,“中介公司非常不负责,我要求25岁左右,但过来的人都是30多岁,真是添乱不帮忙。”

  虚构信息也可登记

  11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驱车到鄞奉路边几家职业介绍所暗访,证实了邓某所说的情况。这些中介所根本不核实招聘单位的情况是否真实,甚至连记者虚构的信息都给登记。

  在一家招牌上写着“安理职业介绍”的店里,记者以虚构的“绿岛海鲜楼”,要求招聘服务员。对方没问任何情况就给予登记,连记者留下的本报地址灵桥路768号和办公电话也照抄。记者略微显得疑惑,对方就自夸他们发布的信息很有效,第二天就会有人应聘。临走前,工作人员给记者留了一张名片,上面却写着“宁波友谊信息中心”。

  记者随即走进附近的海曙民之家职业介绍所。这家中介所装潢考究,墙板上张贴着各种招聘信息。得知记者来意,工作人员拿出一张非常规范的表格。记者填上虚构的单位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问是否要填写单位法人代表及工商营业执照编号。工作人员置之不理,也不问记者是否有营业执照,更未要求查验,就登记了这些虚构信息。

  此后记者又暗访了几家中介所,发现情况类似,甚至许多中介所自己就未出示营业执照。

  必须查验单位证件

  对此,劳动部门有关工作人员表示,根据有关政策法规,职业介绍所在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推荐时,须查验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原件或复印件、单位介绍信等有效合法证件,禁止提供虚假信息,禁止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或无合法有效身份证的求职者进行职介服务活动。另外,职业介绍机构应当在服务场所明示合法证照、批准证书、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监督机关名称和监督电话等。

  时常遇到求职纠纷

  凑巧的是,就在记者暗访时,一辆警车疾驰而来,停在附近的万通职业介绍所门前,一名男子带着两位民警直奔该中介所。

  原来,当天下午这名四川来的求职人员胡某花了50元在该中介所求职,随后拿着介绍信去应聘做面包车司机,结果招工单位要他先交1000~1500元押金。胡某觉得被骗了,就报警带着南门派出所民警来讨介绍费。中介所工作人员则称,他们的介绍信里已注明招工单位不得收取任何押金,此事与他们无关。

  民警告诉记者,他们时常接到此类报警,因为无法证明构成诈骗等违法犯罪,他们无法处理,只能进行调解。

  他们可能在合伙骗钱

  见有记者在现场采访,另一名求职人员朱某也拿出一张介绍信诉苦。信上注明招工单位是位于宋诏桥的一家快递公司,38岁的朱某应聘的是跟车送货工种,工资在900~1200元,包吃包住。但他辗转找到那里,快递公司却说自己只招业务员。而他从路边的三轮车主处得知,最近每天都有很多人去这家单位应聘。

  他去找中介所理论,工作人员说那家单位登记的确实是跟车送货工种。朱某则怀疑可能是中介所和那家公司在合伙骗钱:他25元的介绍费只退回15元,应聘人数一多,中介所收入颇为可观。

  “否则那家公司何苦天天应付我们这些人呢!”朱某无奈地说,“我来宁波2个多月了,花了500多元介绍费都没找到工作。实在不行,只能回安徽老家了。”记者张贻富通讯员陈俊杰孙明杲王涛

{{item.value}}({{item.name}})

{{item.name}}

大巴山人才网

顶部